铀的微生物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 DSM 642成矿作用:模拟实验及其意义 |
| |
作者姓名: | 闵茂中 王金平 彭新建 陈佳 Hu Huifang BARTON L L WIATROW SK I H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10093,中国;新墨西哥大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系,阿尔伯克基,87131-1116,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生物学系,阿尔伯克基,87131-1116,美国;鲁特格斯大学库克学院,布伦斯威克,新泽西州,07095,美国 |
| |
摘 要: | 在我国首次报道用硫酸盐还原菌 Desulf ovibriodesulfuricans DSM 6 4 2 ,模拟我国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主要物理化学条件 (35℃ ,p H=7.0~ 7.4 ) ,实验还原U( )和合成沥青铀矿。结果表明 ,实验经一周后 ,微生物成因沥青铀矿即生成于该菌胞表面。由此推断 ,在侏罗系砂岩中广泛繁衍的这种硫酸盐还原菌 ,可能参与了该类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同时发现 ,由该实验菌实验还原生成的沥青铀矿 ,与在天然地质条件下生成的该铀矿物 ,其晶体结构的有序—无序性质存在重大差异 :在天然条件下藉长期和缓慢地沉淀、生长形成的沥青铀矿 ,其中纳米级…
|
关 键 词: | 成矿作用 沥青铀矿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铀矿床 物理化学条件 侏罗系 模拟实验 合成 还原 微生物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