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深沪湾大型水母丰度变化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摘    要:于2013年8~9月,对福建省深沪湾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重点跟踪监测了深沪湾大型水母紫色霞水母(Cyanea purpurea)和镜形多管水母(Aequorea pensilis)的丰度变化以及调查期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调查期间共鉴定90种浮游动物和20类阶段性浮游幼虫(体)(不包括大型水母),隶属于7门15类,其中桡足类为第一大类群.各个航次平均丰度变化范围为106.85~281.79ind./m3,主要优势种为亚强次真哲水蚤(Subeucalanus subcrassus)、百陶箭虫(Sagitta bedoti)、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亨生莹虾(Lucifer hanseni)等.大型水母聚集区与浮游动物丰度密集区接近,均处于湾口位置;并且在大型水母消失之际,浮游动物数量大幅增加.经分析推测大型水母并非本地种,并且大型水母的出现引起了深沪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