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台风变性加强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
作者姓名:朱佩君  郑永光  陶祖钰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1997年登陆的Winnie台风经历了变性重新加强的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等熵位涡分析显示重新加强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1)高层扰动加强期,北上的变性气旋在其高层维持了小的位涡区,使上游东移的位涡槽加强;(2)气旋斜压发展期,低层气旋上的斜压带与高层加强的扰动耦合,气旋获得斜压发展.该过程伴随着高层风速的加强并发展为急流,这是动力平衡和低层斜压动能输送的结果.高层扰动和急流演变过程说明了变性气旋自身对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热带气旋分离的方法,利用数值试验对变性气旋以及与气旋相关的物理因子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层变性的气旋Winnie首先通过潜热过程加强了高层的扰动,然后在其北移过程中和高层的扰动位相锁定而得到斜压发展,演变过程说明了登陆台风自身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初始气旋的涡旋环流足最主要的,其次是水汽,而斜压性影响最少.斜压性影响最少是由于在气旋环流和高湿度的环境下,斜压带得到重建,使气旋仍然可以和高层的扰动相互作用而得到斜压发展.所以,斜压性仍是变性气旋再度发展的直接原因.综观台风Winnie的变性以及重新加强过程,气旋中斜压性的产生以及维持都和与降水相关的潜热过程密切相关.

关 键 词:台风  变性  重新加强  数值模拟
收稿时间:2008-04-29
修稿时间:2008-10-2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学报》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20条):
[1]、许爱华,陈涛,朱光宇,郭达烽,黄水林."泰利"台风低压大暴雨过程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2):25-31.
[2]、周紫东,马淑芬.削台试验和台风的数值模拟[J].气象科技,1980(3):6-9.
[3]、赵磊刚,周毅,李昀英,郑伦伟.一次台风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中尺度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5):453-458.
[4]、朱佩君,郑永光,陶祖钰.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台风变性加强过程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2):157-162.
[5]、张铭,李崇银.台风眼的数值模拟试验[J].大气科学,1986,10(3):225-231.
[6]、张建海薛根元,沈桐立.台风Rananim数值模拟试验及其结构特征分析[J].气象科技,2006,34(4):370-375.
[7]、尹尽勇,李泽椿,杜秉玉.9617号热带风暴Tom变性过程数值模拟分析[J].气象,2009,35(8):16-26.
[8]、周玲丽,翟国庆,王东法,等.0505号“海棠”台风暴雨数值模拟试验和分析[J].大气科学,2009,33(3):489-500.
[9]、李英,陈联寿,雷小途.高空槽对9711号台风变性加强影响的数值研究[J].气象学报,2006,64(5):552-563.
[10]、西南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J].高原气象
[11]、张雪蓉,陈联寿,濮梅娟,徐海明,李英.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物理机制分析[J].气象科学,2013,33(6):685-692.
[12]、周毅,宋辉,肖坤,李昀英.一次变性台风再增强过程的敏感性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12,28(3):289-299.
[13]、袁金南,万齐林.台风玛姬(9903)数值模拟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3):317-322.
[14]、马玉芬,沈桐立,丁治英,张广兴.台风“桑美”的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2):277-286.
[15]、倪允琪.我国台风数值预告和数值模拟的进展[J].气象科技,1981(Z4).
[16]、常婉婷,高文华,端义宏,邓琳.云微物理过程对台风数值模拟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2019,30(4):443-455.
[17]、官晓军.台风“达维”迅速加强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科技,2012,40(2):241-248.
[18]、李文源 唐卫亚.一次台风暴雨过程数值产品动力释用预报的模拟试验[J].气象科学,1998,18(1):42-47.
[19]、夏凡,杨晓霞.济南一次雾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和成因分析[J].气象科技,2017,45(1):165-171.
[20]、谭锐志,梁必骐.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诊断研究[J].大气科学,1990,14(4):422-43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