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昆仑造山带海德乌拉辉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孙立强,王凯兴,戴佳文,刘晓东,刘文恒,余驰达,雷勇亮,陈耀新,林俊杰.东昆仑造山带海德乌拉辉绿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24(4):1261-1276.
作者姓名:孙立强  王凯兴  戴佳文  刘晓东  刘文恒  余驰达  雷勇亮  陈耀新  林俊杰
作者单位:1.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3.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42072095);;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No.2021-SF-157);
摘    要:古特提斯洋在东昆仑造山带的闭合时间仍存在争议.对东昆仑东段海德乌拉地区产出的辉绿岩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的结果显示,海德乌拉辉绿岩形成于238±2 Ma.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该辉绿岩具有较高的Ti O2(1.75%~2.46%)、Fe2O3T(8.88%~12.30%)含量和较低的Mg O含量(2.76%~6.34%);富集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Nb、Ta、Sr、Ti;Sr-Nd同位素组成较为富集且均一,(87Sr/86Sr)i为0.711 61~0.712 95,εNd(t)为-3.2~-2.8.上述特征表明海德乌拉辉绿岩形成于板片俯冲环境,其源区为由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交代所形成的富集地幔.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古特提斯阿尼玛卿洋的北向俯冲至少持续到中三叠世末期;随后,洋盆在晚三叠世早期闭合;在不晚于228 Ma时,东昆仑东段地区进入后碰撞伸展的环境.

关 键 词:东昆仑造山带  构造演化  三叠纪  辉绿岩  岩石成因  岩石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