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山东省青岛市灵山岛下白垩统中发现鱼类和叶肢介化石
作者姓名:李守军  张祥玉  赵秀丽  孙智新  张道元  章磊  徐磊  魏宁  刘宝梅
作者单位: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2)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1)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2)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基金项目:本文为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课题(编号:123104)的成果。
摘    要:山东省青岛市灵山岛下白垩统沉积岩地层首次发现鱼类和叶肢介化石。鱼类化石为Lecoptera sinensis Woodward(中华狼鳍鱼);叶肢介化石为Yanjiestheria Chen(延吉叶肢介属),分为4个种。该鱼化石属于热河生物群的典型分子,和该叶肢介属在胶莱盆地中广泛分布,属于早白垩世陆相河湖动物群。两类化石同层保存,化石保存完整,属于原地埋藏,所以含这些化石的地层应属于陆相沉积,而与海相沉积关系不大。这套地层因岩性和沉积环境与胶莱盆地南部地区的莱阳群法家茔组(K_1f)非常接近,建议使用法家茔组之名,而不使用因被认为是海相浊流沉积而命名的"灵山岛组"。

关 键 词:鱼类  叶肢介  下白垩统  法家茔组  灵山岛组  灵山岛  青岛市  山东省
收稿时间:2016-12-14
修稿时间:2016-12-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