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杨胜龙 范秀梅 唐峰华 程田飞 樊伟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 200090 |
| |
基金项目: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GZH201100205、DD201601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5101、41876052).) |
| |
摘 要: | 采用2016—2017年中国印度洋围拖网生产数据和同期的海表温度、叶绿素、表层海流和海面高度数据, 绘制了阿拉伯海鲐鱼Scomber australasicus围网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和环境因子空间叠加图, 分析鲐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鲐鱼渔场最适宜的海洋环境区间。结果表明, 该海域月平均CPUE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围网渔场渔汛主要在东北季风期间, 从10月到翌年3月; 作业渔场重心分布在59°—62°E、13°—17°N, 具有明显的月变化, 基本呈现西南移动趋势。空间上, CPUE 分布在西边界流速较大的海域右侧, 在海流最大值和最低值中间区域。在印度洋东北季风期间, 阿拉伯海围网鲐鱼渔场适宜海表温度在25~28℃; 叶绿素浓度在0.2~0.5mg·m -3; 表层海流在0.05~0.25m·s -1; 海表高度0.2~0.35m。
|
关 键 词: | 鲐鱼 阿拉伯海 海表环境 渔场 |
收稿时间: | 2018-10-16 |
修稿时间: | 2019-02-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