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早渐新世钙质超微化石演变与营养盐及二氧化碳关系
作者姓名:马瑞罡  杨海长  金晓波  赵钊  张功成  刘传联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7
摘    要:南海北部早渐新世发生明显的营养供给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相关地质记录为研究颗石藻的生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自然实验室。在本研究中,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颗石藻群落演化的指标,定义为E*比值。该比值由富营养属种和中等-贫营养属种的相对丰度计算而得(E*=e/(e+c)×100,e代表富营养属种,c代表中等-贫营养属种)。其中富营养属种包括小Reticulofenestra, Reticulofenestra lockeri组,Reticulofenestra bisecta组和Coccolithus pelagicus组,而中等-贫营养属种包括Cyclicargolithus spp.。E*指标与早渐新世营养盐指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表现不同的公变趋势。将群落组合与已发表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对比,我们提出颗石藻可能在二氧化碳持续降低的环境下改变其对碳源和营养盐的利用方式,指示颗石藻的碳浓缩机制可能开始于早渐新世。

关 键 词:颗石藻  群落变化  风化强度  碳浓缩机制  南海北部
收稿时间:2020-03-18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