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古田试验区云系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林长城 姚展予 林文 陈彬彬 李丹 江善赐 |
| |
作者单位: | 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01;古田县气象局, 福建 宁德 352200 |
| |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33);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CMAGJ2013M24);华东区域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基金合作项目(QYHZ201406);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K03;2016K04) |
| |
摘 要: | 利用2008—2012年4—6月古田试验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探空及地面雨量观测等资料,结合天气形势分析,研究古田试验区云系的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古田试验区的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低涡切变、暖区辐合、高空槽和大陆高压。降水云系以积层混合云为主,其次为积状云。天气系统所对应的云系回波类型及降水情况有明显差异,积层混合云的结构有利降水;积层混合云大于25 d Bz的回波面积明显比积状云大,且平均回波顶高和最大回波顶高均比积状云低;积状云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明显比积层混合云大;积状云和积层混合云的负温层厚度超2 km;积层混合云的最大回波强度、大于25 d Bz的回波面积和负温层厚度与区域平均日雨量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古田试验区积层混合云的作业指标为回波强度大于25 d Bz,大于25d Bz的回波面积S25 d Bz要大于400 km~2,回波顶高大于5.5 km,负温层厚度大于1.5km,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大于1 kg/m~2。
|
关 键 词: | 福建古田 雷达回波特征 作业条件 |
收稿时间: | 2014-08-05 |
修稿时间: | 2014-11-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