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伤扰动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 |
| |
引用本文: | 迟世春, 相彪. 基于损伤扰动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 2007, 23(2): 139-144. doi: 10.3969/j.issn.1007-6069.2007.02.022 |
| |
作者姓名: | 迟世春 相彪 |
| |
作者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及海岸与近海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及海岸与近海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
| |
摘 要: | 邓肯E-B模型无法描述软化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土体的剪胀效应;采用抛物线型体应变曲线的南水模型破坏时的剪胀率趋于定值,与实际土体不符.但南水模型适合描述应力应变峰值点前或最大剪胀率前土体的本构关系,邓肯模型适合描述的应变范围更小.因此,若要进行土工结构渐进破坏的分析计算,则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于描述直至破坏的更大应变范围的土体本构关系.采用损伤扰动概念,将变形过程中的土体视为"相对完整"的未损伤土体和"完全调整"扰动土体的混合体,其应力应变关系可根据损伤扰动程度,由各自的应力应变关系组合确定.并根据试验提出了确定损伤扰动函数的计算公式.对体应变曲线,则采用抛物线加双曲线的形式加以描述.
|
关 键 词: | 土体本构关系 损伤扰动 软化 剪胀 |
文章编号: | 1007-069(2007)02-0139-06 |
修稿时间: | 2006-10-182007-03-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震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地震工程》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