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电场海岸效应:以2015年3月17日大磁暴为例 |
| |
作者姓名: | 章鑫 岳明鑫 周官群 孙君嵩 吴小平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2. 广东省地震局;3. 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4. 江苏省地震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39206,4187408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A1515011105)资助; |
| |
摘 要: | 海陆电性差异较大时空间电磁扰动导致电荷累积在海陆分界面,使不同观测台之间地磁垂直分量出现从数十秒到几小时的异常增大,即海岸效应.为了探索地电场的海岸效应,本文提出了磁暴引起感应电荷的累积计算方法,基于2015年3月17日开始的大磁暴期间地电场观测数据,估算不同时间尺度的地磁脉冲引起的表层电流矢量强度和表层电荷量.结果显示,海陆边界附近台站的表层电流矢量方向指向内陆,海岸效应的影响区域比前人数值模拟给出的范围大2倍以上;说明海陆边界带是电荷聚集的主要区域,且正电荷聚集在电阻率较高的一侧.在海湾区域的南北向海陆边界,东西向的表层电流密度和表层电荷密度大于南北向;在典型脉冲加载下,海湾区域的表层电荷累积明显大于半岛区域.本文定量描述了表层电流和电荷的海岸效应以及海湾区域电荷积累的特征,为近海区域的大地电磁数据校正、GIC估计等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地电场 海岸效应 地磁暴 海陆分界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