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联合多源数据反演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引用本文:张云鹏,王伟涛,杨微,刘影.联合多源数据反演郯庐断裂带南段地壳三维速度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23(6):2404-2419.
作者姓名:张云鹏  王伟涛  杨微  刘影
作者单位: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 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摘    要:郯庐断裂带南段位于不同块体交汇区,高分辨率的地壳速度结构有助于理解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本文基于多源数据,利用2015年安徽实验中气枪的体波和高频面波,2008—2018年区域地震体波信号以及背景噪声面波频散等资料,将不同来源、不同周期的面波频散数据和体波走时进行联合反演,获取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的高精度地壳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加入面波信息进行联合反演后,获取的P波和S波速度模型的分辨能力较单一体波数据反演在中下地壳均有显著提升.(2)郯庐断裂带是控制区域异常的主要因素,两侧具有明显的速度差异.地震主要发生在断层附近,集中分布于高低速交界区.(3)秦岭—大别造山带下方5~10 km深度存在明显的高速异常体,对应于超高压变质岩,是大陆深俯冲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后折返上升到中上地壳形成的.(4)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矿集区呈现高的P波和S波速度值,可能是陆内俯冲、岩石圈拆沉、幔源岩浆底侵和一系列成矿作用共同造就的.

关 键 词:郯庐断裂带南段  气枪震源  体波和面波联合反演  地壳速度结构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