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盘龙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钦杭成矿带热水喷流-改造成矿作用的指示 |
| |
作者姓名: | 牛佳 郑义 周永章 郭晓昱 |
| |
作者单位: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506、2016YFC06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304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306760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0210)和珠江科技新星项目(201710010027)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盘龙铅锌矿是近年来在钦杭成矿带南段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大瑶山西侧,属于桂中坳陷带与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它的容矿围岩为泥盆纪上伦组白云岩。成矿过程可分为三个成矿期:1)原生沉积期,以星散状构造、似层状-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胶状-变胶状构造、草莓状构造、揉皱构造等矿石组构特征为代表;2)活化改造期,成矿元素重新活化富集形成网脉状构造、假角砾状构造、环带构造、晶洞构造、小球状构造、交代结构、压力结构等;3)地表氧化期,原生的硫化物在地表被氧化。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原生沉积期和活化改造期重晶石内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包裹体岩相学分析显示,两个期次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均比较简单,主要为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原生沉积期均一温度范围110.0~234.3℃(平均值为147℃),盐度介于0.33%~15.57%NaCleqv之间(均值为7.09%Nacleqv)。活化改造期均一温度稍低于原生沉积期,但盐度却明显高于前者,均一温度范围107.9~179.5℃(平均值为139℃),盐度范围1.81%~21.24%NaCleqv(均值为10.90%Nacleqv)。拉曼分析测试显示,两个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气相组分主要为H_2O。原生沉积期和活化改造期成矿流体均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贫CO_2的特征。结合重晶石矿物的产出状态,原生沉积期流体特征与SEDEX型矿床流体特征相吻合,而对其改造的后期流体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或者SEDEX型矿床流体特征相符。联系到区域演化历史及海底热水的幕式喷发特征,本研究认为,盘龙铅锌矿是典型的古生代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改造成矿的复合"二阶段成矿作用"的结果,对古生代地层中SEDEX型矿床的改造动力来源于后期浅成低温热液活动,也可能是晚期的又一次热水喷流活动。
|
关 键 词: | 钦杭成矿带 盘龙铅锌矿 成矿期次 流体包裹体 热水喷流-改造 |
收稿时间: | 2016-05-30 |
修稿时间: | 2016-10-3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