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海德令哈蓄集银铅矿床地质与S-Pb同位素组成及其成矿学意义
作者姓名:陈敏  薛春纪  赵文涛  薛万文  谷强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青海大学 地质工程系, 青海 西宁 810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青海大学 地质工程系, 青海 西宁 810016,青海大学 地质工程系, 青海 西宁 810016,青藏高原 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青海省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0,武警黄金第六支队, 青海 西宁 810000
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重点研发资助项目(2018-SF-109)
摘    要:蓄集矿床是宗务隆构造带内发现的重要银铅矿床。蓄集银铅矿床赋存于石炭-二叠系宗务隆群果可山组灰岩夹千枚岩地层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明显受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和银黝铜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矿石具有斑杂状和网脉状构造。对该矿床开展了S-Pb同位素组成分析。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硫化物矿物δ~(34)S值变化于5.0‰~8.4‰之间,显示硫主要为岩浆来源,有少量地层的贡献;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206)Pb/~(204) Pb=17.896~17.922,~(207)Pb/~(204) Pb=15.589~15.617,~(208) Pb/~(204) Pb=38.072~38.166,与围岩铅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7.94~18.976,~(207)Pb/~(204) Pb=15.600~15.696,~(208) Pb/~(204) Pb=38.106~40.943)较为相似,而与蓄集峡口闪长岩铅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18.144~18.589,~(207)Pb/~(204) Pb=15.623~15.636,~(208)Pb/~(204) Pb=38.790~39.033)相差较大,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地层宗务隆群果可山组。综合分析认为,蓄集银铅矿床与宗务隆构造带晚二叠世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应属岩浆热液为主的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类型。

关 键 词:矿床地质  S-Pb同位素组成  蓄集银铅矿床  宗务隆构造带  青海
收稿时间:2019-12-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