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峨眉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自低钛和高钛玄武岩的Sr-Nd和O同位素证据
引用本文:肖龙,徐义刚,何斌.峨眉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自低钛和高钛玄武岩的Sr-Nd和O同位素证据[J].高校地质学报,2003,9(2):207-217.
作者姓名:肖龙  徐义刚  何斌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基金项目:国家 973项目 (G1 9990 4 32 0 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 1 0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 0 0 2 31 0 0 4 )
摘    要:蛾眉山玄武岩总体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和较低的εNd(t)值,并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的特点。而低钛玄武岩(LT)与高钛玄武岩(HT)间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即早期低钛玄武岩(LTl)的^87Sr/^86Sr比值最高(0.7063—0.7078),而其εNd(t)最低(—6.74-—0.34):晚期高钛玄武岩(HT)具有最低的^87Sr/^86Sr比值(0.7049—0.7064)和最高的εNd(t)值(—0.71—1.5)。蛾眉山低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氧同位素变化范围为6.2‰-7.86‰,高于洋岛拉斑玄武岩的平均值5.4‰。研究样品较地幔岩石偏高的δ^18O值说明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壳源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富集的扬子西缘次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系统变化,即早期西岩区形成含大量壳源组分的低钛玄武岩,晚期为壳源组分相对较少的高钛玄武岩。空间上低钛玄武岩仅分布在西岩区,而中、东岩区皆为高钛玄武岩。壳源组分随着时间演化逐渐减少,在空间上由西而东也逐渐减少。表明蛾眉山火成岩省形成早(主)期地幔柱头卷入并熔融了较多交代富集的次大陆岩石圈物质,晚期则有较少的壳源物质参与。建立了蛾眉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作用的工作模型。

关 键 词:蛾眉山玄武岩  Sr-Nd同位素  氧同位素  地幔柱—岩石圈相互作用
文章编号:1006-7493(2003)02-207-11
修稿时间:2002年1月3日

Emei Mantle Plume-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nteraction: Sr-Nd and O Isotopic Evidences from Low-Ti and High-Ti Basalts
XIAO Long ,XU Yi gang ,HE Bin.Emei Mantle Plume-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Interaction: Sr-Nd and O Isotopic Evidences from Low-Ti and High-Ti Basalts[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3,9(2):207-217.
Authors:XIAO Long    XU Yi gang  HE Bin
Institution:XIAO Long 1,2,XU Yi gang 1,HE Bin 1
Abstract:
Keywords:Emeishan flood basalts  Sr  Nd isotope  oxygen isotope  mantle plume  lithosphere intera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