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汶川地震远场地震动场地相关性与分析方法评价
作者姓名:徐龙军  于海英  曹文海  谢礼立
作者单位:中国山东威海,264209,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灾害与防御研究中心;中国哈尔滨,15008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山东威海,264209,威海市地震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威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基金(HIT 
摘    要:为考查远场地震动的场地相关性并评价一些场地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采用不同方法对汶川地震山东省12个远场台站的强震记录进行了分析.选取台站分别位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C)场地划分中的Ⅰ—Ⅲ类场地上.地震动记录的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率法,参考点谱比率法,以及尾波分析等.结果表明,按傅里叶幅值谱法,地震反应谱法,水平与竖向谱比法计算得到的卓越周期均远大于台站场地的卓越周期,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之间也有较大差别,且主要反映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频率;参考点谱比率法的结果未反映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也与场地的卓越周期差别较大;对完整记录尾波分析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场地的卓越周期.希望本文能为考虑远场地震作用时设计谱的建立,以及场地特性估计时地震动分析方法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卓越周期  震源效应  场地条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