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
| |
作者姓名: | 施建成 雷永荟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953700)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jors.cn/config/pub_images/r16183/施建成.jpg) 地球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冰雪圈、固体地球)尤其是人类活动等任何组成成份的变化,都会引起地球系统的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科学挑战之一是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复杂变化的地球系统,认识地球系统如何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认识地球系统未来变化趋势及如何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卫星独特的全球覆盖和日尺度的观测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所能探测到的多时空尺度上的物理动力过程,在全球范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挑战具有重要作用,揭开了地球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新纪元。以地球系统的视野,抓住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循环过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学循环),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长期稳定、准确性较高的卫星观测数据,以水循环为例,卫星遥感具备获取全球范围水循环关键参数能力,但是系统性综合观测能力不足,整体精确性受到综合化的可靠空间数据集的限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发展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sion),并寄希望以此为核心传感器发起全球分布式水循环观测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水循环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与领先能力。
|
关 键 词: | 地球系统 能量和水循环 生物化学循环 卫星观测 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 |
收稿时间: | 2016-05-19 |
修稿时间: | 2016-06-0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