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亚干旱区咸海面积变化与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
作者姓名:杨雪雯  王宁练  陈安安  张伟
作者单位:1.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127;2.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27;3.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 100101;4.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60201);中国科学院“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专项(131C11KYSB20160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08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项(2019QZKK020102)
摘    要:咸海是亚洲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内陆咸水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泊面积急剧萎缩。基于1960 - 2018年咸海的面积数据、 CRU气温和降水数据以及咸海流域灌溉面积、 水库容量等资料, 定量分析了1960年以来咸海湖泊面积的变化情况, 并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两方面探究了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960 - 2018年咸海的面积由6.85×104 km2持续萎缩至(8.32±0.19)×103 km2, 共减少了(6.02±0.02)×104 km2(约87.85%), 其中1960 - 2009年面积萎缩了(5.94±0.02)×104 km2(约86.77%), 而在2009 - 2018年其面积萎缩速率明显放缓, 减少了740.04 km2(约8.17%)。统计结果显示, 1960年以来强烈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灌溉用水和水库储水量的持续增加)是导致咸海面积急剧萎缩的主要因素, 其对咸海面积变化的影响远大于气候变化。在中亚地区气候继续向暖湿变化的背景下, 咸海流域应尽快调整以农业灌溉为主的用水结构, 否则在上游冰川融水达到峰值后, 咸海可能面临干涸的危险。

关 键 词:咸海  面积变化  气候变化  冰川变化  人类活动  
收稿时间:2019-10-20
修稿时间:2019-11-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冰川冻土》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