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奥陶纪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作者姓名:刘祥  弓小平  刘洋洋  王哲  凤骏  刘世杰  韩秉峻  齐锐
作者单位:1.新疆大学 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金矿带成矿流体特征及其与侵入体的关系研究”(41462004);中国地质调查局大调查项目“新疆巴伦台1∶5万K45E006010、K45E007010、K45E007011、K45E008010、K45E008011五幅区域地质调查”(1212011140058)
摘    要:巴音布鲁克地区位于中天山地块中天山多期复合陆缘岩浆弧。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奥陶纪侵入岩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通过锆石U-Pb定年识别出中奥陶世(462.7±6.2) Ma、(463.4±2.8) Ma、(471.5±5.9) Ma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结果表明岩体具有准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明显的右倾模式,具负Eu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侵入体形成于俯冲碰撞环境,其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岩浆。综合分析认为,南天山洋盆初始向北发生俯冲作用的时间为中奥陶世早期,与俯冲过程中的右旋运动有关,岩浆活动在中天山地区显示出由西部逐步向东部扩展演化的规律。

关 键 词:巴音布鲁克地区  侵入岩  奥陶纪  壳幔混源  南天山洋盆  
收稿时间:2018-01-11
修稿时间:2018-12-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现代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