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半干旱区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作者姓名:赵卉忱  贾根锁  王鹤松  张安治  徐希燕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3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30401
摘    要:半干旱草原碳收支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通榆草甸草原站2011~2017年和毛登典型草原站2013~2017年涡动相关法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季碳通量日变化特征,研究了碳通量日变化过程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两处草原7月碳吸收活动最强,草甸草原生长季各月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 Re)和净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的峰值均高于典型草原。NEE的日变化以单峰型为主,但7月、8月饱和水汽压差较高时,GPP在正午前后降低,引起NEE的双峰型日变化。光合有效辐射是草甸草原NEE日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在典型草原,浅层土壤含水量(5 cm)也主导了NEE日变化。水分亏缺使草原碳交换速率显著降低,草甸草原固碳速率对水分亏缺的敏感性强于典型草原。同时,水分亏缺也改变了GPP、Re和NEE对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关系。

关 键 词: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碳通量日变化  辐射  温度  水分
收稿时间:2019-06-2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