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北段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 |
作者姓名: | 李明 张世民 姜大伟 梁宽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02226),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 2018-03) |
| |
摘 要: | 龙门山中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缘,该区作为高原向东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地形与河流水系的演化记录了高原隆升与挤压扩展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各种信息。龙门山中北段构造活动有明显差异,从中段逆冲为主转化为北段的走滑为主,本文采用定量化地貌参数从构造地貌的角度揭示了区域构造活动的差异。龙门山中北段地貌因子(坡度、地形起伏度和条带状剖面)的阶梯状分布特点,显示了高原扩展的逆冲推覆特征,在中央断裂处构造抬升作用最强,同时显示出了南北向构造活动减弱的趋势,由中段的逆冲转换为北段逆冲兼走滑的形式。北川-映秀断裂两侧流域的HI值也显示了断裂上盘高、下盘低、沿走向减弱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构造活动是地貌演化的主控因素,龙门山中北段地形存在差异,北川-映秀断裂两侧的小流域地貌指数分析显示,构造抬升活动自南向北减弱,中段以逆冲为主,北段为逆冲兼走滑。
|
关 键 词: | 坡度 地形起伏度 HI值 构造活动 |
收稿时间: | 2019-01-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震灾防御技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