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变迁
引用本文:袁红明, 赵广明, 叶思源, 吕晓霞, 杜晓蕾. 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变迁[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 34(5): 1-12. doi: 10.16028/j.1009-2722.2018.05001
作者姓名:袁红明  赵广明  叶思源  吕晓霞  杜晓蕾
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61; 3.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 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滨海湿地固碳效率精确评价与加强碳汇对策(2016YFE0109600);江苏滨海湿地多圈层交互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辽河三角洲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与监测(GZH201200503)
摘    要:
通过分析辽河三角洲获取的长41.4 m的ZK2孔岩心的岩性、粒度、有孔虫丰度及分子标志物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精确的测年数据、海面变化等资料,并与其他钻孔资料分析对比,构建了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33 ka BP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将ZK2孔自下而上划分为U1-U4这4个沉积相段:U1为河道相,U2为河漫滩相,U3为海相(全新世海侵)和U4为上三角洲平原相。U3段的海相沉积自下而上又可进一步分为U31、U32、U33、U34、U35 5个沉积层,分别对应了河口湾相、浅海相、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下三角洲平原相(潮坪相)。
沉积物的粒度、有孔虫及生物标志物BIT等指标在不同沉积环境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且变化趋势相似,揭示了辽河三角洲晚更新世33 ka BP以来的海平面变化的沉积历史,其中U3段沉积物(15.75~2.65 m)沉积连续,地层完整,测年数据可靠,较完整地反映了辽河三角洲9 100 cal.a BP以来全新世海侵期的沉积历史。


关 键 词:辽河三角洲   层序地层   晚更新世   沉积环境   沉积相
收稿时间:2018-03-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前沿》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前沿》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