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附近海域悬浮体输运及通量的季节变化 |
| |
引用本文: | 薛碧颖, 王厚杰, 张勇, 毕世普, 宁泽, 胡刚. 闽北附近海域悬浮体输运及通量的季节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 38(5): 30-40.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8.05.003 |
| |
作者姓名: | 薛碧颖 王厚杰 张勇 毕世普 宁泽 胡刚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0;;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61;; 3.自然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4.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新世以来长江远端三角洲的物质混合及其环境指示”(41676052);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137, DD20160139)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hydzydsjdz/2018/5/PIC/hydzydsjdz-38-5-30-1.jpg) 基于2015年9月和12月闽北附近海域3条断面上的同步连续沉积动力学观测,结合对应时段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闽北近岸海域冬季和夏季悬浮体分布和输运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悬浮体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季风活动对水体扰动强烈,水体垂向混合较为均匀,近岸沉积物再悬浮活跃,其浓度值明显高于外海;而夏季近岸悬浮体浓度明显降低。在50m以深的外海海域,悬浮体浓度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且空间变化幅度很小。![](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hydzydsjdz/2018/5/PIC/hydzydsjdz-38-5-30-2.jpg) 受东北季风和闽浙沿岸流的影响,冬季悬浮体总体上沿东北向西南的沿岸方向输送,输运通量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减小;在夏季,闽北近岸海域悬浮体输运方向与冬季一致,但输运通量显著减小;外海海域的悬浮体输运方向指向东北,输运通量明显高于冬季。在离岸断面上,中间站位(水深约50m)的悬浮体浓度低于其两侧站位的浓度,这是由于在近岸一侧主要受控于闽浙沿岸流,而外海海域主要受控于台湾暖流,50m等深线为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受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共同影响。温度锋面与闽北附近海域内的泥质区对应关系较好,温度锋面对悬浮体向外海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度锋面西北侧悬浮体浓度较高且沉积速率较高。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hydzydsjdz/2018/5/PIC/hydzydsjdz-38-5-30-3.jpg)
|
关 键 词: | 悬浮体浓度 输运通量 季节变化 闽北附近海域 |
收稿时间: | 2017-04-17 |
修稿时间: | 2017-06-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