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别山北缘深部结构的高精度重磁电震解析
引用本文:张交东, 杨晓勇, 刘成斋, 张丽莉, 李冰, 徐亚, 黄松, 胡卫剑. 大别山北缘深部结构的高精度重磁电震解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07): 2292-2306, doi: 10.6038/j.issn.0001-5733.2012.07.015
作者姓名:张交东  杨晓勇  刘成斋  张丽莉  李冰  徐亚  黄松  胡卫剑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 3.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 230026;; 4.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山东东营 257000
摘    要:大别山北缘位于大别造山带与华北陆块会聚地带,其深部精细结构还存在一些争议问题.根据近年来在研究区域内采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通过OMEGA、OASIS和FUGRO-LCT等多个重磁电震软件处理,获得了深部信息丰富的多种地球物理属性图像.本文从中选取了2条平行的电法和地震剖面,辅以高精度重磁数据,揭示了大别山北缘深部地质结构总体呈现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北淮阳构造带向北逆冲的特征,并可清楚地识别大别山北缘造山带、肥南山前坳陷带和肥北斜坡带.其特征分别如下:①大别山北缘造山带,地震反射杂乱,电性高阻大于2000Ωm,以磨子潭-晓天断裂为界分为北大别杂岩带和北淮阳构造带,主要由大别群、卢镇关杂岩和佛子岭群组成,沿舒城-信阳断裂逆冲于中、下侏罗统之上,浅部发育北倾的金寨-龙门冲滑覆断裂.②肥南山前坳陷带,上部为中、新生界,呈现中低阻特征,地震反射界面清楚,断面波明显;下部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上部可能残存古生界),电性特征为低阻(5~50 Ωm),地震反射较连续,内部反射弱.以六安断裂为界分为舒城凹陷和肥中断裂带,其北侧边界为肥中断裂.③肥北斜坡带,上部主要为侏罗系,呈现中低阻、水平层状地震反射特征;下部主要为霍邱群,电性为高阻,地震反射杂乱;中间为华北型前中生界沉积岩,向北逐渐减薄、直至缺失.上述认识将为华北陆块南向俯冲、南北板块碰撞缝合线和油气资源勘查等研究提供深部地质约束.

关 键 词:大别造山带   北淮阳构造带   深部结构   大地电磁剖面   地震反射剖面
收稿时间:2011-07-08
修稿时间:2011-11-09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物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