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介绍一种预报强对流降水和暴洪的方法
引用本文:R.A.马多克斯,纪乃晋.介绍一种预报强对流降水和暴洪的方法[J].气象科技,1981(4):11-18.
作者姓名:R.A.马多克斯  纪乃晋
摘    要:影响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灾害天气有不少是中尺度系统,目前在业务预报服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预报技术方法,国内外天气预报工作者都在着重研究解决这个难题,指望用数值天气预报方法解决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那怕是24小时以内的短期预报,至少在近些年内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是难于在业务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常规天气尺度观测资料中却有不少信息没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曾明确指出目前美国的地面、高空观测站网的密度对于揭示许多重要的中尺度天气特征是够用的,但是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制作的分析、诊断图上没有要求把它们进行分析和描述。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预报思路的基本想法是尽可能使用目前常规天气图表资料,配合使用气象卫星和雷达资料来帮助预报员提高预报的质量。首先是把国家气象中心传送的分析图诊断图重新进行加工,经加密分析和增加分析内容揭示出是否存在有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形势或中尺度系统,为此要进行大量的个例分析和总结经验的工作,对有关的形势、系统等加以分类、制作模式及找预报判据等。其次是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指导预报材料确定短期内形势的发展、演变。最后利用当地的预报指标以及逐级判据等,由当地预报员结合指导材料作出最后的预报。这个思路对于在加强国家气象中心对基层台站的分析预报指导前提下,在地方预报中充分发挥地方台站的预报员经验和补充订正的作用,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对我国有参考意义。我国一些天气工作者早就提出过,目前常规天气图表资料中还有不少有用的信息没被充分利用,对此,在一些暴雨等天气预报的事后分析总结中曾作过探讨和应用的试验,但在日常预报业务工作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组织业务试验。目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现实可行的方法来推动我国在这方面预报业务的提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技》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