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区光学立体影像植被与3维地形定量变化检测 |
| |
作者姓名: | 李畅 熊昊 陶顺勇 韩振坤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民政部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24;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01407,41001204,41001260);民政部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编号:LDRERE20120206);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0CDZ005)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jors.cn/config/pub_images/r13304/李畅.jpg) 当前,经典的2维遥感变化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地质灾害引起的地表3维变化。此外,一般植被提取依赖近红外波段,而近红外影像未必能获取。因此,针对2010年和2011年汶川映秀地区的可见光航空立体像对,提出了一种检测植被和3维地形变化的方法。首先,生成研究区两个不同时期的DEM和DOM并完成配准,再利用CIE Lab色彩空间和Otsu分割算法对可见光DOM进行植被变化检测。然后,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对新旧时期差分DEM提出了3维变化检测的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在高概率置信域条件下提取出地质灾害的高危区域。最后,对高危区域运用离散化积分方法估算出土方量的3维变化量。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不仅将常规遥感的2维变化检测升华至3维空间,而且对变化的3维地形进行了定量估计,可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遥感动态监测和评估。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3维变化检测 DEM 立体像对 自适应阈值 土方量 离散化积分 |
收稿时间: | 2013-11-12 |
修稿时间: | 2014-03-17 |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