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长棘海星物种有效性探讨
作者姓名:李渊  胡战彪  谢世君  刘世刚  妙星  王伟  肖家光  王芮  林龙山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10630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海三科2020006)
摘    要:南海长棘海星暴发已严重威胁到该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乃至整个南海生物多样性。针对南海长棘海星拉丁学名混用、中文名不统一的现状,我们采集了中沙群岛济猛暗沙海域长棘海星样品,结合长棘海星此前物种分类和分布的研究结果,对南海长棘海星物种有效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所有长棘海星序列明显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87 5~0.104 7,达到了种间差异水平。南海长棘海星与长棘海星的太平洋种聚类到一起,实为太阳长棘海星(Acanthaster solaris),与其余3个种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太阳长棘海星中2个支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 3,在COⅠ基因层面属于种内差异。南海长棘海星物种有效性的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展其遗传特征与适应性机制、种群分布与扩散机制、种群暴发机制等内容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海洋生物学  长棘海星  物种有效性  珊瑚礁  DNA条形码  同物异名  南海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