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模拟的影响
引用本文:黄安宁,张耀存,朱坚.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模拟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1):1174-1184.
作者姓名:黄安宁  张耀存  朱坚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系统地分析了不同陆面过程、辐射传输以及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中国夏季降水日变化能力的影响,发现日内最大标准化降水及其出现时刻的模拟对不同模式物理过程的组合方案敏感。陆面过程、辐射传输参数化方案只影响降水强度的模拟,而对降水日变化形式和峰值出现时间模拟的影响较小, 降水日变化形式的模拟对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敏感且与模拟区域的选择关系密切。Grell方案对青藏高原东部、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具有较好模拟能力,Kuo和Anthes Kuo方案较好地模拟出了东北、华南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BM方案仅能模拟华南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均不能模拟出江淮—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双峰值结构。

关 键 词:区域气候模式  参数化方案  降水日变化
收稿时间:2008-09-02
修稿时间:2008-10-2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