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头足类眼睛的研究综述
作者姓名:周爽男  蒋霞敏  吕腾腾  彭瑞冰  韩庆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41806186);宁波市农业重大专项(2014C11001);宁波市富民项目(2017C10006)
摘    要:头足类是现存最古老的海洋生物之一,为视觉性动物,视觉在它们的捕食、避敌、求偶、交配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头足类的眼睛为它们带来了视觉上的强大优势。目前国内关于头足类眼睛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头足类眼睛视网膜的研究,国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头足类眼睛的结构特点和一些视觉特性,本文对头足类眼睛的形成、形态、结构、视敏度变化、偏振光敏感性、趋光性及眼外光感受器——感光囊进行了论述。综合分析认为,除鹦鹉螺外,头足类的眼睛发达,虽然它们的眼睛保留了无脊椎动物无法识别颜色这一特性,但已经具备了形成物像,进行屈光和光调节的完善而精细的系统结构,分辨率高,甚至还具有一些高等脊椎动物所不具备的功能,同时还有眼外光感受器——感光囊进行辅助作用。因此,和它们的分类地位一样,头足类的眼睛一定程度上也处于海洋动物由低等进化到高等的一个过渡型的地位。此外,本文也对目前头足类眼睛研究进展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希望可以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 键 词:视觉系统  视敏度  偏振光  趋光性  感光囊
收稿时间:2019-04-17
修稿时间:2019-05-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