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南滇北含自然铜杏仁状玄武岩的矿物组合与成因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摘    要: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与基韦诺超大型铜矿相似,杏仁状玄武岩中的自然铜矿石就是该类型铜矿床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称其为"杏仁体式"自然铜矿床。通过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矿物组合特征以及固溶体分离结构特征等分析研究,认为川南滇北"杏仁体式"自然铜矿为火山热液矿床,形成于低温还原环境,成矿作用发生在岩浆作用结束期及间歇期热液阶段,成矿经历过热液蚀变改造。铜矿物生成顺序为:自然铜→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赤铜矿、黑铜矿、孔雀石等。玄武岩中广泛分布的沥青与自然铜同时形成,并为自然铜及铜的硫化物的形成提供了强还原环境。沥青形成温度和斑铜矿-辉铜矿的固溶体分解温度将自然铜形成温度区间限定为290~225℃。

关 键 词:自然铜  杏仁状玄武岩  矿物组合  固溶体分离  峨眉山

Genesis and Mineral Assemblages of Copper-Containing Amygdaloidal Basalt from Southern Sichuan and Northern Yunnan Provinces,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