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西南变质基底基性-超基性变质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研究: 华夏地块变质基底对华南印支期造山的响应
引用本文:向华,张利,周汉文,钟增球,曾雯,刘锐,靳松.浙西南变质基底基性-超基性变质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研究: 华夏地块变质基底对华南印支期造山的响应[J].中国科学D辑,2008,38(4):401-413.
作者姓名:向华  张利  周汉文  钟增球  曾雯  刘锐  靳松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94),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批准号:06LCD12),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资金项目(批准号:2004005)资助
摘    要:应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微量元素以及锆石Ti含量温度计方法, 对浙西南华夏地块基性-超基性变质岩进行了研究. 由锆石U-Pb定年获得了该地区变质基底岩石的形成年龄和变质年龄. 原岩形成时的岩浆结晶锆石的U-Pb年龄约为1.85 Ga, e Hf(t)主要集中在-7~-3, 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2.9~3.4 Ga, 指示源区物质可能由太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再循环所形成. 变质新生锆石的U-Pb年龄为260~230 Ma, Ti含量温度计显示其变质结晶温度为610~720℃, 与岩相学观察到的事实一致, 证明华夏地块在印支期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为华南二叠-三叠纪期间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时间约束. 该变质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华南板块之下导致的地壳变形加厚有关. 印支期变质事件的认识对理解华南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锆石Ti含量温度计  印支期造山  浙西南
收稿时间:2007-11-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