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等方面的证据,提出东南亚水文气候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重大调整的认识,即从渐新世的相对干旱条件转型为贯穿整个中新世的持续湿润状态。结合最近的模拟研究,认为东南亚水文气候演变同时受到全球因素和区域构造要素的影响。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和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印尼海道的持续关闭可以通过限制太平洋-印度洋次表层水的交换,进而扩大太平洋一侧的温跃层深度以及经纬向的海表温度梯度,进一步增强沃克环流,最终可能促使东南亚在渐新世与中新世之交发生了干湿格局的转换,并抵消了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全球降温对区域水文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亟需更多的地质记录和模拟研究来准确厘定海道关闭-暖池演化-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