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内蒙古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的赋矿花岗岩进行了全岩Sr、Nd同位素、钾长石Pb同位素以及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肉红色二长花岗岩、灰白色二长花岗岩到石英二长岩,它们的(~(87)Sr/~(86)Sr)_i值依次降低,均值分别为0.70525、0.70517和0.70482,_(εNd)(t)值则依次增加,均值分别为+2.2、+2.3和+3.1。2种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Pb同位素值较均一,其中~(206)Pb/~(204)Pzb为18.258~18.276,~(207)Pb/~(204)Pb为15.507~15.512;~(208)Pb/~(204)Pb为37.994~38.018。3种花岗岩的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εHf)(t)值分别为+5.2~+10.4(均值+8.1)、+3.1~+9.8(均值+7.5)、+5.8~+14.4(均值+9.2)。赋矿花岗岩的Sr-Nd-Pb-Hf同位素特征指示其源岩物质很可能是以新元古代起源于亏损地幔的下地壳物质为主,石英二长岩可能是岩浆混合了少量地幔物质形成的包体。区域构造分析表明,红花尔基白钨矿矿床赋矿花岗岩岩浆源区的形成可能与新元古代古亚洲洋演化过程中俯冲大洋板块与上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早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盆在本区闭合后,板块碰撞隆起的挤压环境触发了源岩物质的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了赋矿花岗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