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降温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成鱼血清生化指标及Wap65-1基因表达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纪利芹 张明明 王雷 王宝杰 刘梅 韩龙江 蒋克勇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 26600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养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青岛 266071 |
| |
基金项目: |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青年专项)课题,14-2-4-59-jch号;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课题,2011GGC21007号;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EW-Q215号。 |
| |
摘 要: | 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从正常养殖水温18°C快速连续降温至1°C,并在18、13、8、5、3和1°C共计6个温度点取血采样,分别测定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血糖(GLU)、皮质醇以及不同组织中Wap65-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随着温度降低,大菱鲆的血清ALT活性呈升高的趋势,且在8—1°C区间内显著高于18—13°C区间(P0.05);血清CR浓度呈升高的趋势,在3°C时最高,且显著高于除1°C之外的其它实验(P0.05);血清中LDH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3—5°C区间内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血清GLU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8—3°C区间内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血清皮质醇浓度呈升高的趋势,在1°C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连续降温过程中,大菱鲆所有组织Wap65-1基因在特定温度下表达量都有上调(脑、胃、肝脏、头肾、肾脏、脾脏、肌肉、肠道、心脏)。其中,脑、胃、头肾、肾脏和心脏组织中的Wap65-1基因在正常温度下基本不表达,只在降温过程中表达;肝脏、脾脏、肠道和肌肉这4种组织中的Wap65-1基因在正常温度下有所表达,且在降温过程中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
关 键 词: | 大菱鲆 连续降温 血清生化指标 Wap65-1 基因表达 |
收稿时间: | 2014-04-30 |
修稿时间: | 2014-08-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与湖沼》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