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中南部侏罗系与白垩系之界线
引用本文:曲洪祥, 徐桓, 龚全德, 杜士澍, 高文勃, 仲米山, 谭超, 王一树, 吴昊, 张磊, 陈泽翰.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中南部侏罗系与白垩系之界线[J]. 地质与资源, 2017, 26(5): 439-444.
作者姓名:曲洪祥  徐桓  龚全德  杜士澍  高文勃  仲米山  谭超  王一树  吴昊  张磊  陈泽翰
作者单位:1.中国武警黄金第四支队, 辽宁 辽阳 111000;; 2.辽宁省地质勘查院, 辽宁 大连 11610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1:5万复兴屯(L51E012003)等四幅区矿调"项目(1212011504190),"1:5万特莫牧场(L51E009003)等四幅区矿调"项目(DD2016007804),"1:5万明水河林场(L51E008004)等三幅区调"项目(12120114013001)
摘    要: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不整合面的讨论,以地层区域对比及同位素测年数据等信息确定其界线,达到本区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的可识别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之目的.同时,对该区主要地层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研究,认为土城子组是碰撞造山后伸展阶段形成的一套陆相红层,也是侏罗纪结束的标准层;而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和白音高老组则是碰撞造山后垮塌阶段形成的火山地层.以大规模火山爆发为特征,本区开始了白垩纪地壳演化阶段.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位于土城子组与满克头鄂博组之间,二者界线以区域不整合(假整合)为特征,不整合面形成于碰撞造山后伸展与垮塌的转换时期.

关 键 词:J-K界线   土城子组   满克头鄂博组   不整合面   假整合   大兴安岭地区
收稿时间:2017-02-16
修稿时间:2017-04-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资源》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资源》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