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
作者姓名:杨顺  黄海  田尤  谢忠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成都 611734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编号: DD20160251)”“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 DD2019064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502330)”联合资助
摘    要:长江流域涪江上游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人地矛盾突出,水热条件较好的泥石流灾损土地是山区居民主要的生产生活场所,高效利用灾损土地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调查,初步查明目前涪江上游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和建筑用地,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1.5%、32.8%和12.1%。这42处泥石流灾损土地总面积为2.47 km2,可利用面积为2.12 km2(含已利用建筑用地等),占调查总面积的86%,潜在可利用面积较高。选取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特性及工程地质特性3个因子进行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评价,得出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化利用模式。评价结果表明,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可利用潜力主要以中等和较低程度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8.09%,因此,涪江上游泥石流灾损土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另外,本文以涪江上游黄家坝为例,得出4种灾损土地利用模式,即村落聚集优化区模式、现代农业耕作区模式、水土保持缓冲区模式及工民建设潜力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灾损土地利用建议,为山区土地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关 键 词:涪江上游  泥石流灾损土地  土地资源化利用  黄家坝  
收稿时间:2019-04-28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调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