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模式
作者姓名:廖纪佳  朱筱敏  邓秀芹  孙勃  惠潇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西部叠合盆地深部油气复合成藏机制与富集规律",国家重大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沉积体系、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研究"项目专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专题,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岩心、测井资料和重力流沉积理论,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该区重力流沉积物可分为浊积岩、砂质碎屑流沉积物、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和滑塌岩。其中,浊积岩发育正粒序;砂质碎屑流沉积物以冻结块状沉积为特征;泥质碎屑流沉积物以泥质为主,内部含少量砂质颗粒和砂质团块;滑塌岩发育包卷层理等液化构造。不同重力流沉积物发育程度差异明显,浊积岩和砂质碎屑流沉积物的钻遇井数最多,泥质碎屑流沉积物最少。在重力流单期沉积厚度方面,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单期沉积厚度平均为0.986m,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浊流沉积厚度最低,平均厚度为0.414m。本区重力流是由三角洲前缘沉积物失稳滑塌所致,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和浊积岩是主要的重力流沉积类型,其次为滑塌岩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砂质碎屑流沉积物主要发育于北东向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前方的深水区;浊积岩主要发育于西部、西南部和南部物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方的深水区域;泥质碎屑流沉积物和富含泥砾砂质碎屑流沉积物在平面分布极少,且规律不明显。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重力流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