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北石笋120~103 ka BP稳定碳同位素记录与控制机制
引用本文:刘淑华,黄嘉仪,陈琳,杨亮,陈琼,米小建,贺海波,邓肖敏,彭小桃,李汉杰,周厚云.川东北石笋120~103 ka BP稳定碳同位素记录与控制机制[J].地质学报,2016,90(2):334-340.
作者姓名:刘淑华  黄嘉仪  陈琳  杨亮  陈琼  米小建  贺海波  邓肖敏  彭小桃  李汉杰  周厚云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摘    要:利用川东北梭子洞石笋SZ2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高分辨率重建了120~103ka时段的石笋碳同位素序列。SZ2的δ~(13)C变化与该石笋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的长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在整体变化趋势上δ~(13)C变化与生长速率相似,反映石笋表面滴水时间间隔影响的CO_2脱气作用和CaCO_3沉积可能是影响SZ2的δ~(13)C长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较短时间尺度上,SZ2的δ~(13)C与δ~(18)O变化基本趋势一致,反映了地表植被类型(如C3/C4植被比例)、植被密度、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洞穴通风效应的变化可能是引起SZ2的δ~(13)C短时间尺度上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华中  石笋  δ13C  滴率    古气候
收稿时间:2015/7/15 0:00:00
修稿时间:2015/9/19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