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中国西南地区东部高分辨率气候模拟中的敏感性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吴遥, 唐红玉, 蒋兴文, 董新宁. 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中国西南地区东部高分辨率气候模拟中的敏感性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24, 40(2): 248-257. doi: 10.16032/j.issn.1004-4965.2024.024 |
| |
作者姓名: | 吴遥 唐红玉 蒋兴文 董新宁 |
| |
作者单位: | 1.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 40114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72 |
| |
基金项目: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B2022NSCQ-MSX0558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31 重庆市气象局智慧气象技术创新团队项目YWJSGG-202208 |
| |
摘 要: |  为了进一步评估和提高区域模式对西南地区东部高分辨率气候的模拟能力,利用WRF模式,采用多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称“不同方案”)对西南地区东部1998—2019年夏季降水和气温进行双重嵌套模拟(外层为D01,内层为D02)。对比不同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多年平均降水量在D01中基本为湿偏差;D02中在四川盆地和重庆低海拔地区为干偏差,湿偏差主要位于贵州和重庆的城口、石柱和武隆一带的地形复杂区;总体上D01中ACM2方案误差最小,D02中MYJ方案误差最小。对多年平均气温的模拟在D01中除了四川盆地一带为暖偏差外其余大部地区基本为冷偏差,D02中大部地区为暖偏差;总体上D01和D02中MYJ方案误差最小,YSU方案最大。 对于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模拟技巧在D01和D02中相对较高的地区均集中在重庆中西部和湖北大部地区;降水量总体为YSU方案最高,MYJ方案最低;平均气温总体为MYJ方案最高,ACM2方案最低。因此,提升模式分辨率至对流尺度后对不同气象要素模拟技巧最优的方案存在差异,需根据业务情况选择适合本地的参数化方案。

|
关 键 词: | 西南地区东部 WRF模式 边界层方案 |
收稿时间: | 2022-07-15 |
修稿时间: | 2024-03-01 |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