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水上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形式研究
引用本文:赵树林,柳振海,黄玉佩.水上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形式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23(S1):53-55.
作者姓名:赵树林  柳振海  黄玉佩
作者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    要:<正>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可利用土地的限制,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越来越少,利用湖泊、水库、鱼塘、采煤沉陷区形成的水域以及沿海滩涂建设水上光伏电站受到广泛关注。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条件,水深浅的水域优于水深深的水域,内陆湖泊水库优于海域,三面靠岸一面临海的海湾优于一面靠岸三面临海的海岸,沿海滩涂优于外海。通常,根据水深条件来确定光伏支架的基础形式,根据设计波浪大小来确定光伏电站外围是否建设防波堤。水上光伏电站支架基础形式概述目前,水上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支架的基础形式可分为桩柱一体结构式、漂浮式和悬索支架三大类。桩柱一体结构式水上光伏电站适用于极端洪(潮)水位较浅、稳沉区且无防渗层的水域,通常建设成本低、施工方便,结构体系不受水面波动的影响且稳定性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根据《水上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规范》1],“水上光伏发电系统基础的选型应考虑地质稳定性,并应综合考虑水深、淤泥层厚度等因素,综合经济技术比较,综合考虑施工、运维”;“水域水深及淤泥深度不小于8m,不宜采用桩柱一体结构式安装光伏方阵,宜采用漂浮式安装光伏方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