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曹妃甸沿海区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分析
引用本文:蔡文,刘向铜,曹秋香.曹妃甸沿海区地表沉降监测与预测分析[J].北京测绘,2023(8):1135-1140.
作者姓名:蔡文  刘向铜  曹秋香
作者单位:1. 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2. 东华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环鄱阳湖区域矿山环境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62013);;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1JDJC01);
摘    要:为探究曹妃甸沿海区的地表沉降情况,本文使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和短基线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2017—2022年的63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反演,得到了沿海区的地表沉降速率及分布,再对两种技术的反演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及分析引起沉降的原因,同时利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分别对特征点的时序沉降量进行预测分析及精度对比,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两种技术反演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线性相关达0.98;(2)研究区最大沉降速率为-49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为231.4 mm,地质条件脆弱、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大规模的建设和工程扰动是造成该地沉降发生的主要原因;(3)经对比分析,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更适合于时序形变数据的预测,预测结果也更为接近实际形变值。

关 键 词: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  沉降  预测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