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刘永超 李加林 袁麒翔 史小丽 杨磊 陈鹏 |
| |
作者单位: | 宁波大学 城市科学系,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 城市科学系,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 城市科学系,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 学报编辑部,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 城市科学系,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 城市科学系,浙江 宁波 315211 |
| |
摘 要: | 分析评估海岸区域的生态景观和生态风险,对维持海岸带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1985、1995、2005及2014年4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象山港流域景观格局分析的主要数据源,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格局演变模型,对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4年,研究区内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林地以及滩涂面积均呈减少态势,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养殖用地及盐田面积呈增加态势;(2)近30年来,研究区内的景观生态风险在时间演变过程上发生了显著变化。1985年,象山港流域景观以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为主,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48.01%和34.35%,1995年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中等生态风险区面积显著增加。至2014年,低生态风险区面积进一步减少,而高、较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增加明显;(3)从风险格局演变来看,1985-2014年象山港流域景观低、较低等级生态风险区不断向流域上游迁移,面积呈减少趋势,中等、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在沿海地区不断扩展,侵占生态风险等级相对较低区域,以沿海平原的淤泥质海岸尤为典型。
|
关 键 词: | 景观格局;生态风险;空间分析;象山港流域 |
收稿时间: | 2015-01-26 |
修稿时间: | 2015-03-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