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亚洲东部地洼构造--《世界各地地洼构造》续七
引用本文:周裕藩. 亚洲东部地洼构造--《世界各地地洼构造》续七[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24(3): 287-293
作者姓名:周裕藩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13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院士基金 
摘    要:1东亚 俄罗斯学者В.Л.Масайтис和Ю.ГСтарицкий(以下简称马氏和斯氏)于1963年和1964年在<论东亚的一种特殊构造类型(大陆地壳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和<东亚的地洼构造>中,对亚洲东部的地洼区作了详细描述.他们指出:亚洲大陆东部广大地区,包括中国地台、蒙古-鄂霍次克和贝加尔古生代褶皱区、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它的阿尔丹结晶地盾)和若干其他构造,尽管地质历史、大地构造和岩将活动各不相同,但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无论在沉积物、岩浆活动或大地构造体制方面,都有一系列共同特点:强烈的块断运动,断裂和深拗陷的形成(堆积了以类磨拉斯建造为主的、往往含煤的陆相沉积),独特的喷出岩浆活动和侵入岩浆活动以及与其有关的成矿作用.这些现象发生在东亚整个地区上,不管每个地段以前的地质历史如何.它们既叠加在不同时代的褶皱区上,也叠加在地台上.下面分鄂霍次克带、阿尔丹结晶地盾、蒙古-鄂霍次克褶皱带和中国地台分别加以描述.

关 键 词:东亚 地洼构造 地质 沉积作用 岩浆 阿尔丹高地

Diwa Structures in the World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