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偏振雷达在江苏“7.6”降雹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
| |
引用本文: | 陈宇, 杨磊, 王瀛, 金博, 李萍, 曹世腾, 杨雪, 刘硕. 2024: 东北冷涡背景下弓形回波导致的雷暴大风成因分析. 暴雨灾害, 43(6): 693-701. DOI: 10.12406/byzh.2023-231 |
| |
作者姓名: | 陈宇 杨磊 王瀛 金博 李萍 曹世腾 杨雪 刘硕 |
| |
作者单位: | 1.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沈阳 110166;2.沈阳市浑南区气象局,沈阳 110168;3.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武汉 430205;4.辽宁省气象台,沈阳 110166 |
| |
基金项目: | 中国气象局复盘专项(FPZJ2023-030,FPZJ2024-027);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CMA2024QN05);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59,CXFZ2023J013,CXFZ2024J021);中国气象局流域强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BHR-Y21);辽宁省气象局年度基金项目(202301) |
| |
摘 要: |
2022年6月25日傍晚辽宁省出现以雷暴大风为主的强对流天气,全省8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出现8级以上雷暴大风,其中辽宁省北部的沈阳市马三家站阵风达13级(39.1 m·s-1),致灾严重。利用2022年6月25日17∶00—22∶00 (北京时)辽宁省1 66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分钟级观测资料及常规探空、双偏振雷达、ERA5再分析等资料,对此次雷暴大风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此次过程发生在东北冷涡背景下,辽宁处于冷涡西南象限,有利于冷涡西侧干冷空气与低层暖湿空气交汇。(2) 沈阳探空曲线呈低层暖干、中低层暖湿、中高层干冷的“X”型特征,且具有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利于雷暴大风天气发生。 (3) 此次过程雷达回波发展演变与经典弓形回波演变模型一致,初期孤立风暴导致局地大风,之后多单体风暴逐渐合并为弓形回波。在负浮力、动量下传和冷池密度流等共同作用下,沈阳城区出现大范围雷暴大风。(4) 弓形回波前沿存在浅薄的低空γ中尺度涡旋,低空涡旋旋转在近地面形成扰动低压导致下沉气流加强,涡旋与后侧入流急流共同作用导致雷暴大风出现。
|
关 键 词: | 东北冷涡 雷暴大风 弓形回波 γ中尺度涡旋 |
收稿时间: | 2023-10-31 |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暴雨灾害》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