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的气候变化与风暴灾害风险探析
引用本文:齐庆华,蔡榕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的气候变化与风暴灾害风险探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5):67-75.
作者姓名:齐庆华  蔡榕硕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国清洁生产发展机制基金项目(201411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J0107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2017YFA0604900);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海三科20015030).
摘    要:海洋环境安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简要分析了丝路海洋环境关键要素和风暴以上等级灾害性热带气旋系统(简称风暴灾害)的气候变化特征,探讨了海洋环境变化和灾害风险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研究建议。分析表明,气候变化背景下,丝路海区的海水显著变暖、热比容海平面升高明显,丝路沿海洪水、风暴潮等高水位事件发生频次可能会增加,进而对港口建设和航线通畅造成较大影响。1940-2016年间,西北太平洋风暴灾害主要集中登陆和影响厦门以南沿海地区,其中,南海风暴灾害的路径分布自20世纪80年代后有向孟加拉湾周边地区拓展的趋势;登陆厦门以北的风暴灾害的路径分布和影响范围20年左右的趋势变化明显,近期有向南(厦门)集中推进的趋势,基于此,未来20年风暴灾害登陆路径和影响范围以向北迁移推进为主,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海上丝路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而气候变化下强的热带气旋发生频次和登陆密集度有可能增加,随之可能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损失。此外,北印度洋风暴灾害的影响范围也会向西和南扩展,以至经常影响阿拉伯半岛和索马里半岛;地中海西部海岸,在北大西洋飓风活动频次和强度增强的情景下,未来有可能存在风暴潮的威胁。今后加强开展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灾害风险方面的观测和基础应用研究,是提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水平的主要任务之一。

关 键 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海表温度  热比容海平面  热带气旋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

The Climate Changes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Storm Risk o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QI Qinghua and CAI Rongshuo.The Climate Changes of Marine Environment and Storm Risk o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J].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17,34(5):67-75.
Authors:QI Qinghua and CAI Rongshu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