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泥盆纪海水的碳、氧同位素变化——来自腕足化石的同位素记录
引用本文:程红光,李心清,袁洪林,王克卓.泥盆纪海水的碳、氧同位素变化——来自腕足化石的同位素记录[J].地球学报,2009,30(1):79-87.
作者姓名:程红光  李心清  袁洪林  王克卓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69;新疆地质调查院第一地质调查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273011)和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编号:07LCD13)
摘    要:生物壳体中的碳、氧同位素一直被用来反演地质历史时期海水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强抵抗成岩后生作用(低镁方解石)的腕足化石,分布广泛,被认为是反演古生代海水同位素的理想样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四川龙门山泥盆纪保存完好的腕足化石碳、氧同位素的提取,建立该时期海水同位素变化曲线,并对其控制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显示:碳同位素组成在~2‰~+2‰(PDB下同)之间变化。其间经历3个旋回,其相对高值分别对应龙门山地区其中3个成礁期。同时因海平面变化不同,碳同位素表现出正偏幅度的不同。表明生物生长以及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着海水碳同位素组成,且生物生长对其影响较大。氧同位素组成在4‰~ -10‰之间变化。在埃姆斯阶对应的甘溪组、谢家湾组以及二台子组时期,氧同位素从-10‰逐渐升高到-6‰。但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该时期氧同位素偏低-2‰~ -4‰。可能原因是早期处于封闭海洋环境的平驿铺群时期,淡水注入造成海水氧同位素严重偏负。埃姆斯阶全球海平面上升,广海海水同化作用,氧同位素不断上升。从养马坝至小岭坡组时段内,氧同位素在-4‰~ -6‰之间变化,同世界其他地区相当。其幅度变化表明:温度可能是其控制因素。

关 键 词:龙门山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腕足  海平面变化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Variations of Devonian Seawater: Isotopic Records from Brachiopod Shell
CHENG Hong-guang,LI Xin-qing,YUAN Hong-lin and WANG Ke-zhuo.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Variations of Devonian Seawater: Isotopic Records from Brachiopod Shell[J].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9,30(1):79-87.
Authors:CHENG Hong-guang  LI Xin-qing  YUAN Hong-lin and WANG Ke-zhuo
Abstract:
Keywords:Longmenshan  oxygen isotope  carbon isotope  brachiopod  sea level variation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