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北部拉布达林盆地中生代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其意义
摘    要:采用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技术,研究大兴安岭北部拉布达林盆地中生代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有机质来源、热演化程度、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拉布达林盆地中生代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为Ⅰ型和Ⅱ_1型干酪根,以混合来源为主,低等的水生物输入占优势,伴有一定的陆生高等植物输入;Pr/Ph为0.58~0.68,植烷的优势明显,倍半萜烷中8β(H)-升补身烷的丰度高于8β(H)-重排补身烷的,反映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的还原环境;伽马蜡烷指数为0.29~0.33,沉积水体为具有一定盐度的微咸水沉积环境;(C_(20)TT+C_(21)TT)/(C_(23)TT+C_(24)TT)、C_(24)TET/C_(26)TT丰度分别为0.67~0.90、0.44~0.54,显示咸水湖相烃源岩的特征;Ts/Tm、C_(29)甾烷ββ/(ββ+αα)、C_(29)甾烷20S/(20S+20R)丰度分别为0.72~0.92、0.43~0.44、0.47~0.49,反映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研究区中生代烃源岩形成于水体较深的微咸水还原条件下的古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整体为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以混合来源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