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一次EF2级龙卷的环境场及雷达特征 |
| |
作者姓名: | 于怀征 龚佃利 朱君鉴 陆桂荣 吴炫 王凤梅 卢绪兰 万克利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日照市气象局,山东 日照 276800;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山东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031;山东省气象台,山东 济南 250031;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莒县气象局,山东 莒县 276500;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031 ;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903,2018YFC15061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53) |
| |
摘 要: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加密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9年8月16日发生在日照一次龙卷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环境物理量和涡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面β中尺度辐合线和高空冷涡是此次龙卷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较湿的近地面层、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地面辐合线上的γ中尺度涡旋在显著深厚湿对流潜势下触发了对流,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和较强的0~3 km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初生对流的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风暴。龙卷发生时,超级单体风暴低层右前侧出现钩状回波、入流缺口。较强的风暴单体、深厚持久的中气旋、中气旋强中心和底部迅速下降并重合、气旋性涡旋加强、最大风切变跃增、多个时次体扫出现龙卷涡旋特征(tornadic vortex signature,TVS)是地面龙卷发生的主要特征。对龙卷风暴单体移动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在不同时段有所不同,前期主要受平流的影响;风暴单体合并的过程中,风暴移动受传播和平流的共同影响;风暴单体完全合并后,引导气流对风暴的移动又起主要作用。
|
关 键 词: | 龙卷 中气旋 超级单体风暴 γ中尺度涡旋 龙卷涡旋特征 |
|
|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山东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