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部新生代聚煤带第三系硅质—碳酸盐煤核特征及地质意义 |
| |
引用本文: | 童玉明, 彭格林, 隋静霞, 石呈龙. 中国南部新生代聚煤带第三系硅质—碳酸盐煤核特征及地质意义[J]. 沉积学报, 1987, 5(4): 44-55. |
| |
作者姓名: | 童玉明 彭格林 隋静霞 石呈龙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2.西安矿业学院 |
| |
摘 要: | 在中国南部第三纪聚煤带煤盆地中,新近发现一种煤核。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光薄片鉴定、矿物X射线粉晶衍射、光谱与岩石化学分析以及古植物解剖证实,其矿物成分以石英或方解石或菱铁矿为主,少量或微量蒙脱石、白云石、黄铁矿。煤核全部为矿化了的成煤植物。植物种属以松属为主,枫杨、槭和山毛榉等属次之。系成岩过程中,成煤植物枝干先压缩变形.后由含有顶板物质成分的硅质、钙质或铁质地下溶液渗入煤层,对它进行充填交代而成。
|
关 键 词: | 煤核 二氧化硅 方解石 菱铁矿 矿化成煤物质 充填— 交代 |
收稿时间: | 1985-10-2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