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书楼丘矿床绿泥石成分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孙国权 范洪海 高永宝 庞雅庆 高飞 薛春纪 范堡程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00;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
| |
基金项目: | 中核集团集中研发项目(LTD160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ZD20220975) |
| |
摘 要: | 绿泥石化是诸广南部长江岩体内书楼丘矿床中典型的成矿早期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矿体外围水平蚀变带内绿泥石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绿泥石的岩相学特征和成因等,将其划分为裂隙充填型绿泥石、黑云母蚀变型绿泥石、长石蚀变型绿泥石、白云母蚀变型绿泥石和球粒状绿泥石5种类型。这5种绿泥石结构类型相同,均为三八面体富铁型绿泥石,分别属于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鲕绿泥石3个种属。5种类型的绿泥石可能形成于成矿早期同一期流体作用之中,形成温度在219~282℃之间,成矿系统的log fO2值为-47.74~-43.69。综合区域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成矿早期流体是以幔源物质为主的壳幔混合流体,其形成与区域上基性岩脉的侵入作用有关,同时,成矿早期流体具有强还原性,为成矿系统提供了还原性化学障,致使主成矿期流体中携带的U6+被还原沉淀成矿。
|
关 键 词: | 绿泥石 地质特征 地质温度计 氧逸度 书楼丘矿床 |
收稿时间: | 2023-05-20 |
修稿时间: | 2024-05-31 |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