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储层热流耦合与温度场调控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秦绪文 陆程 张召彬 王平康 李守定 董艳辉 马超 何玉发 庞守吉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2)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3) 自然资源部青海木里天然气水合物与冻土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4)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75;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6)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3) 自然资源部青海木里天然气水合物与冻土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83;7)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075;8)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8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联合基金项目(编号U2244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课题(编号51991365)、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勘查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23YC06)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350)联合资助的成果 |
| |
摘 要: | 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类型以泥质粉砂为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砂质储层相比开采难度大。本文针对南海北部泥质粉砂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涉及的相变习性演化、有效渗透率变化、热流耦合模式、试采系统温度场调控与矿场尺度增温防冰等关键问题,综述了笔者团队近年来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泥质粉砂型水合物相变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储层因富含黏土水合物相变滞后效应明显;试采井壁处节流膨胀效应强烈,“温度漏斗”斜率最大,一旦形成“水锁”与生成二次水合物,气相渗流能力将明显降低;在无外部热源补给情况下,较高的产气速率,易造成水合物分解速率减缓直至停止分解,中国南海泥质粉砂水合物分解主要受传热控制模式影响,亟需建立有效的“储层 井筒”试采系统多元温压调控与安全流动机制,提高产气效率;依托自然资源部青海木里天然气水合物与冻土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利用原位补热降压充填的水合物开采方法,成功完成矿场尺度水合物试采系统温度场改造试验,进一步优化提高了储层渗流能力,实现了增渗扩产目的。
|
关 键 词: | 泥质粉砂 试采系统 相变习性 热流耦合 温度场改造 |
收稿时间: | 2024-10-22 |
修稿时间: | 2024-10-22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